159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面臨評估大考 這份評估指南秘籍請收好!
發布時間:2019-10-30 00:00 來源:自治區科學技術信息研究院科技宣傳中心
作為自治區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將迎來新一輪的大考。從今年開始,自治區科技廳將在3年內對現有的159家自治區重點實驗室進行評估,并且會將評估工作常態化,以3年為一個周期進行評估,評估結果為優秀的實驗室給予經費支持,不合格的實驗室將不再列入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序列。
這么重要的評估大考,可別什么材料都沒準備就興沖沖地跑去評估。這里,小編整理了一份評估指南秘籍,快來一起了解一下!
重點實驗室評估有哪些事項需要注意?
以下是評估注意事項,缺一不可哦!
01
評估重點為實驗室的研發條件與能力、科研水平與貢獻、團隊建設與人才培養、開放交流與運行管理等,評估材料是實驗室評估的依據,包括3年工作總結及年度報告(注意:3年工作總結中列舉的數據和成果必須是實驗室固定人員或流動人員在評估周期內取得,并標注有實驗室名稱)。
實驗室的依托單位應對實驗室的評估材料中所列的數據和成果嚴格審核。同一人不可同時是兩個實驗室的固定人員,同一成果被兩家以上實驗室評估使用時應標注權重,同一實驗場地不可同時被兩個實驗室掛牌。
所提交的3年工作總結原則上需在依托單位內公示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結束,無異議后按要求報送。
02
評估包括初評、現場考察和綜合評議三個階段。評估結果分為優秀、合格、整改和未通過評估四類:
評估結果為優秀的實驗室,自治區科技廳優先給予支持;
評估結果為整改的實驗室,整改期為1年,期滿后,自治區科技廳將組織專家現場檢查整改結果,通過檢查的評估結果定為合格,未通過檢查的不再列入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序列;
未通過評估的實驗室、拒不參加評估或中途退出評估的實驗室,不再列入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序列。
03
實驗室在參加評估過程中應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不得以任何方式影響評估的公正性。凡在評估工作中發現弄虛作假、違反科研誠信、學術道德等情況的,其評估結果定為未通過評估。
重點實驗室的具體評估指標是什么?
有11項具體指標,一定要看清楚哦~
1.評估實驗室功能定位及發展方向
實驗室定位應符合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定位要求,地區特色鮮明。需有3-5個明確的研究方向,并有3年清晰的發展規劃,符合科學發展和國家、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作為本領域內的研究中心,對學科發展起到了輻射帶動作用。
2. 評估實驗室的依托單位研發投入及科研基礎條件
作為實驗室的依托單位,應對實驗室投入穩定的經費,保障實驗室運行。在評估過程,主要評估依托單位對實驗室的科研和運行經費投入情況(包括日常運行經費、人才培養與引進經費、儀器設備經費、開放課題經費等基礎條件經費)以及實驗室的科研基礎條件情況。
3. 評估實驗室承擔科研任務
在實驗室研究方向發展良好情況下,有較強的承擔和組織國家及自治區重大科研任務的能力,主要評估指標就是實驗室新增承擔科研項目的數量、質量及獲得資助的經費情況。
4. 評估實驗室標志性成果
實驗室應重點產出具有顯著影響力的標志性研究和建設性成果(重大科學發現、關鍵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經濟效益的科研成果,產出杰出人才、實驗室建設層次提升等),而不是某研究方向上關聯度不高的成果匯總和拼湊。評估過程主要看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以實驗室為基地、實驗室固定人員為主產生的1-2項標志性重大研究成果,注重投入產出比。
5. 評估實驗室知識產權、標準及獎勵等
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在本領域公認的核心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或出版學術專著等,擁有核心專利等知識產權。評估內容包括,實驗室各個研究方向上發表的論文(標注實驗室且由實驗室固定人員或流動人員發表)和專著(實驗室固定人員為作者、主編或副主編),實驗室固定人員申請和獲得的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新藥證書,新品種審定,制(修)定的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等的水平及行業影響力以及實驗室固定人員獲得的其他相關獎勵等相關內容。
6.評估實驗室成果轉化及社會經濟效益
實驗室研究成果的可轉化性高,轉讓和推廣應用情況良好,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顯著。主要評估是實驗室的技術成果轉讓和轉化情況,以及為政府科技及相關產業發展規劃提供咨詢和決策服務情況等。
7.評估實驗室主任與學術帶頭人作用
實驗室主任應是本領域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在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實驗室在各研究方向有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在評估實驗室主任與各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時,要看他們的科研水平、組織管理與協調能力、學科影響力,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承擔重大課題情況等。而實驗室學術骨干在主要研究方向上開展工作,并是代表性成果的主要完成人。
8.評估實驗室團隊結構及人才培養
實驗室固定人員結構合理、穩定,并在長期合作基礎上圍繞主要研究方向形成若干活躍的創新團隊。實驗室要更加注重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特別注重45歲以下青年研究骨干的比例和作用。在培養行業技術人員同時,要注重碩士、博士、博士后及其他高層次等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9. 評估實驗室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
實驗室內部規章制度健全,財務管理規范,激勵創新政策措施得力,人員崗位職責明確,研究資料完整,儀器設備和科研用房相對集中。學術委員會在實驗室建設及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實驗室的依托單位在人才引進、研究生招生、實驗室面積、崗位津貼分配、經費和后勤等方面對有明確的政策和措施保障。
10. 評估實驗室開放、合作與交流
實驗室與國際、國內一流科研機構和學術機構開展實質性合作交流(含科研合作、產學研合作、開放課題、與其它實驗室聯動、學術交流等)和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等資源開放共享以及實驗室開展科學知識傳播,向社會公眾特別是學生開放等情況成為該評估指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11.評估實驗室文化
在實驗室文化評估中,實驗室應具有積極創新、良好協作、學術民主、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具備寬松民主、潛心研究的學術環境、注重學風建設。
實驗室評估咨詢聯系方式如下:
自治區科技廳基礎研究處 632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