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管理辦法(試行)》的解讀
發布時間:2019-01-13 10:40 來源:科技合作處(外國專家局)
《內蒙古自治區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管理辦法(試行)》的解讀
?
一、起草背景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國家《“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和科技部《“十三五”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專項規劃》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實施,全面提升自治區國際科技合作的層次和水平,引導內蒙古自治區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高質量發展,規范內蒙古自治區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的認定與管理,我們參照《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管理辦法》,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二、主要內容? ????
《管理辦法》包括總則、認定條件和程序、管理制度、支撐條件、附則5個章節,共23條。? ????
在總則中,闡明了制定管理辦法的依據、國合基地的類型。? ????
在認定條件和程序中,明確了自治區國合基地的認定和管理原則,對國際創新園、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三種不同類型的國合基地按照不同條件和程序進行認定。? ????
在管理制度中,明確了國合基地的建設及運行的管理機制,以及對國合基地工作進行跟蹤評價和考核的相關內容。
在支撐條件中,明確了各類支持方式。? ????? ????
三、政策的目的和作用 ????
規范國合基地管理工作,建設自治區級國合基地,為國家及國合基地培育后備力量。完善國合基地支持方式,為國合基地提供穩定支撐,使國合基地形成良性發展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