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率先出臺《實施意見》 全面落實自治區“1+7”科技政策體系
發布時間:2025-01-13 15:34 來源:呼和浩特市科學技術局
近日,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意見》,并強化各部門各盟市的配套落實,在自治區層面形成了以《意見》為核心的“1+7”科技政策體系。呼和浩特市迅速響應、率先部署落實,市委、市人民政府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頒布了《關于建設科技強市推動首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旨在加快建設科技強市、全面提升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能級,促進首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速培育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為核心的新質生產力。
《實施意見》與自治區《意見》相銜接,結合首府科技創新實際,提出了建設科技強市“三個翻番”“三個遞增”“三個一批”總目標,即:到2027年,首府科技經費投入、院士專家工作站、科技領軍企業較2024年翻一番;國家級科創平臺數量逐年遞增,超過40家;國家級科技型企業數量逐年遞增,超過160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逐年遞增,達到27億元;轉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打造一批一流科技園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5%以上,科技服務業占GDP比重達到8%以上,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逐年提高,科技產業產值持續提升,建成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祖國北疆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強國的重要戰略支點。
同時,《實施意見》對表自治區“1+7”科技政策體系的重點改革方向,提出實施創新平臺“能級提升”、研發投入“增量提速”、新質生產力“攻關突圍”、創新型企業“促優培育”、成果轉化“提質增效”、創新人才“蓄勢聚能”、開放創新“鏈接合作”、政校企“雙向賦能”、創新創業生態“優化提升”等“九大行動”,明確了26項重點任務。特別是在一些重點改革領域,大膽創新、先行先試,充分展現了首府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示范作用。
比如:在高層次人才引進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對兩院院士在呼建立的工作站,連續3年每年給予不低于500萬元人才經費支持。
又如:在“產創融合”方面,《實施意見》探索實施“產業創新研究院”+“產業化公司”+“基金”的多元化模式。設立“產業創新研究院”,成立產業化發展公司、設立顛覆性技術基金,調動國內知名高校院所創新資源,撬動社會資本,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再如:在科技投入方面,《實施意見》擴大了平臺和項目經費包干制的實施范圍,建立了規上企業、高校院所研發投入的增長激勵機制,對研發投入年增量在1000萬元以上的規上企業和高校院所,按照研發投入年增量的10%給予科技經費支持,每戶每年最高可達300萬元。同時,提出支持企業研發總部建設,對新引進且當年研發投入額超1000萬元的研發總部,按照投入額的5%給予科技經費支持,每戶企業不超過500萬元。
“《實施意見》是《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三年行動方案》的2.0版,是指導未來一段時期呼和浩特市科技創新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呼和浩特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孔燕表示,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將加強政策的統籌推進,建立重點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單位、工作進度、完成時限,廣泛宣傳發動,形成發展合力,確保各項政策有效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