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修復“采-復-農-園”協同發展模式 打造能源行業生態標桿
發布時間:2024-09-04 22:18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農牧業與社會發展科技處 鄂爾多斯市科技局 鄂爾多斯市可持續發展促進中心
在蒙、晉、陜三省區交界地帶,坐落著一家大型礦區——準能礦區。30多年前,這里生態系統脆弱、水土流失嚴重、植被覆蓋度不足25%,而今的準能礦區,青山崟崟、黍谷殷實、蔬果豐碩。歷經近半世紀的煤海沉浮,準能集團成功探索出“采礦愚公移山、復墾綠水青山、轉型金山銀山”發展模式,破解了大型露天煤礦開發與保護協同推進的重大技術難題,為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樹立了標桿,成為鄂爾多斯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的典型范例。
礦山生態修復將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原始地貌改造成郁郁蔥蔥的林地
在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開發大型露天煤礦,推進煤田開發與生態建設協同發展,準能礦區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探索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共贏之路。礦區從建立之初就堅持將生態建設與生產同規劃、同部署、同實施,創新形成黃土高原生態建設技術體系,即水土流失控制、生態重構、復墾綠化標準化作業流程三大技術體系,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低成本、易推廣的實用技術。
露天開采礦區首先要解決采礦和復墾的基本問題。為降低開采作業對原始土體結構的影響,準能礦區在排棄剝離物時,就根據植被恢復要求合理規范排土,形成“表土堆放—巖石剝離排棄—下層黃土覆蓋—表土覆蓋—土地平整—土地生態復墾”的科學作業流程,保證排土場的地質結構穩定,覆土厚度2m以上,為后續的生態重建創造良好的地質條件。
改善了地貌,還要解決水的問題才能形成滋養一方的良田。礦區根據地形地貌及水文網絡,構建宏觀防御體系,在礦區周邊上游布設攔洪壩,在下游布設攔渣壩,整個礦區共建攔洪攔渣壩46座,切實發揮了保持水土功能。對單體排土場,創新“以蓄代排”思路,最大限度地提高雨水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蝕,采用分散徑流水蝕控制和人工防、排水系統構建等綜合防治技術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在數十年的摸索中,準能礦區形成了涵蓋組織、技術及現場作業管理為一體的標準化作業流程,并初步探索出黃土高原地區植被恢復生態治理模式,即以科研先行,篩選出對不良立地因子和氣候因子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固氮能力、根系發達、生長速度快、易成活的植被品種,并建立適應性植物物種庫。
在復墾初期,以胡頹子科和豆科植物為先鋒牧草,固氮固土、熟化土地、迅速提升土壤肥力。在復墾中期,采用少耕、免耕技術,結合殘茬、秸稈覆蓋等措施,減少土壤水分散失。在小面積復墾地上增施有機肥和磷、鉀化肥,或就地取材施用粉煤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以肥調水,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在復墾后期,土壤肥力提升后,通過喬、灌、草混交配置,宜農宜林區發展農、牧、林果經濟等生態產業。在植物配置模式上,兼顧草、灌、喬混交和短、中、長期結合,布局經濟、生態不同類別植物,形成多種生物群落,提升礦區生物多樣性和區域生態穩定性,將礦區 120 平方公里的“雞爪子山”打造為 18 萬畝平原良田。
礦山生態修復“采—復—農—園”綠色協同發展模式
多年來,準能集團復墾綠化總投入28.81億元,完成綠化面積9.85萬畝,累計種植各類喬灌木7631萬株,地被3.67萬畝,水土流失控制程度達90%以上,礦區復墾率達到100%,植被覆蓋率由25%提高至80%以上。種植牧草1萬多畝,開發飼料及小雜糧種植基地3000多畝,建成葡萄、蘋果、桃、杏、文冠果等100多個品種的3.9萬畝林果種植基地,種植花卉1000多畝,采摘日光溫室42棟。存欄和牛種牛、安格斯優質肉牛2000多頭,已成為當地種牛引入繁育基地,直接帶動上萬人就業。
如今,礦區共建成疊翠林區、紫東農區、抱樸田區、望舒果區、夢青牧區等8個生態功能區,“生態+農業、牧業、林果、文旅、研學”等多元產業模式向榮發展,實現了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綠色動能轉換效果凸顯,礦區金山銀山越做越大。準能集團先后榮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內蒙古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國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全國能源、煤炭行業科普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示范效應突出。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四十余載櫛風沐雨、逐綠而行,從十山九禿,風沙漫漫的黃土高原,到樹木蔥蘢,鳥聲啾啾的萬畝良田,準能集團以采礦愚公移山、打造綠水青山、締造金山銀山的意志,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美景永駐,在地下烏金溫暖世人的同時,留下澤被萬代的綠色財富。
近年來,自治區科技廳持續推動鄂爾多斯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在荒漠化防治、水資源集約高效利用、現代能源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打造了一批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典范,對推動荒漠化地區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形成示范效應,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了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