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務下沉基層 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4-05-26 22:00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政策法規處
5月25日,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于濰帶領由農業、醫學領域12名專家學者組成的自治區科普小分隊,開展“科技助力 鄉村振興”科普小分隊烏海行活動,調研烏海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深入海勃灣區團結新村部分采摘戶、種植戶,針對當前農業生產把脈問診、答疑釋惑,赴海勃灣區濱河社區開展義診活動,全方位提供科技服務。
農技專家一行人,來到烏海市海勃灣區千里山鎮團結新村綠色采摘示范戶賈玉峰家溫室大棚內,在這里,他們對桃樹種植技術展開了實地指導。賈玉峰向專家詢問油蟠桃裂果原因,專家們從適合當地溫室大棚內栽培的優質桃品種入手,從氣候條件、溫度管理、光照狀況、桃果實病害等多方面分析原因并給出了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并對桃樹高效栽培技術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悉心指導如何掌握種植技術,提高種植收益。
“老鄉們紛紛加我微信,讓我感到自己備受需要,作為一名農業科研工作者,我真切地感受到我與這些農民是息息相關的。”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李正男說,“許多農民常常因為一些種植技術問題而讓一年的辛苦付出付諸東流,當我向他們提供解決辦法,看到他們欣喜若狂的表情,我內心涌起了難以言喻的成就感。基層需要我們的科技力量,農業發展更需要先進科學技術。”
團結新村郭永霞因草莓番茄裂果、黃瓜霜霉病而愁眉不展,她把農技專家們請到自家種植大棚,請教怎么選購草莓番茄優質品種、詢問草莓番茄的畝產情況受哪些因素影響,如何科學的水肥管理、病蟲害控制等多個問題。專家們也耐心細致的一一解答,講解栽種、疏苗定苗、施肥等知識。內蒙古農科院副研究員高婧說,“走進田間地頭,為農民開展實地指導,農業技術才能真正體現價值,群眾需求在哪里,我們的技術服務就到哪里。”
“及時把急需的實用技術送到家門口,對我們種植戶來說幫助特別大,我們不僅學會了科學種植技術,還了解到一些適應本土的新品種,掌握了最新的市場走向,收獲不少。”郭永霞信心滿滿地說。科普小分隊下基層把技術留在田間,幫助種植戶科學種植果蔬,助力增產增收,讓他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科技服務既要服務產業創新發展,也要服務民生基本需求。海勃灣區濱河社區居委會迎來內蒙古第四醫院和內蒙古醫科大學專家組,專家們為轄區居民展開一對一式貼心的醫療診斷服務,向群眾普及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心腦血管、慢性胃炎等多項常見病的預防及治療知識,指引群眾合理健康飲食,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定期進行體檢自查,做到疾病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專家們還為社區居民提出的疾病問題一一作答,耐心指導他們規范用藥,并對體檢中發現的健康問題,提出診療意見和建議,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
“科普小分隊烏海行”活動作為2024年內蒙古科技活動周的一項標志性活動,旨在通過組織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深入到田間地頭、社區農村,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家精神,引導更多科技服務資源下沉,有效破解基層難題,讓科技服務范圍更廣、惠及群眾更多,以科技服務基層為抓手,推動旗縣區科普工作提質增效,將創新要素注入農村基層,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科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