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科技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三)
發布時間:2024-08-28 22:00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辦公室? 綜合保障中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軍號”,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作出系統部署。全區科技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自覺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結合實際、深學細研、對標對表、履職盡責,著力優化科技創新治理體系,提升科技創新治理能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
巴彥淖爾市科學技術局
要始終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為引領,深入實施科技“突圍”工程,聚焦生態保護和修復、特色生物育種、鹽堿地綜合利用、農畜產品高值化利用等優勢特色領域,找科技攻關點位,充分發揮國家農高區、中農大巴彥淖爾研究院等高層次創新平臺作用,強化與專業領域內院士專家等高水平團隊對接聯絡,實施一批科技“突圍”工程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要不斷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扎實推進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開展重點規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產業龍頭企業“科技體檢”。實施研發投入再攻堅行動,嚴格落實政府科技投入剛性增長機制,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科技創新投入體系,通過政策支持、資金補助、服務指導等方式,引導企業加大對研發投入的力度。優化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加強科研項目績效考核評價,強化科研項目問效監管,建立科研誠信黑白名單,常態化開展項目績效盤點,提升科研項目資金投入效能。要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持續打造“蒙科聚”巴彥淖爾分中心,加強科技成果推介宣傳,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力度。
烏海市科學技術局
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準確把握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部署要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各項工作主線,進一步完善BDO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標準制定、檢驗檢測、平臺交易、科技創新四大功能,優化運行機制,以服務企業為導向,確保創新中心市場化實體化運行。繼續推進各項科技惠企政策精準落地,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引導帶動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充分發揮好“蒙科聚”等各類平臺載體作用,聚焦“雙倍增、雙提升”和“三個全覆蓋”等重點任務,多措并舉提升服務企業能力。加強科技合作交流,努力集聚各類創新要素。以企業技術需求為導向,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針對重點產業、重點領域加大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的引育力度,落實好自治區“英才興蒙”和烏海市相關科技人才政策。
阿拉善盟科學技術局
緊抓科技體制改革重大機遇期,大力實施科技“突圍”工程,努力在建機制、促融合、搭平臺、育主體、聚人才上下功夫。迭代升級科技創新政策,出臺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的政策措施,著力構建覆蓋人才、技術、成果、平臺等全鏈條科技創新政策環境。持續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機制,深化要素分配、成果賦權等激勵制度改革,布局實施“揭榜掛帥”等科技項目,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全力構建現代化產業平臺體系,充分發揮“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聚變作用,育強科創企業“主力軍”,涵養科創人才“蓄水池”,打造一體化創新體系,為書寫中國式現代化阿拉善新篇章提供堅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錫林郭勒盟科學技術局
要把全會精神的學習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全國、全區科技大會精神結合起來,堅持融會貫通學、聯系實際學,切實用全會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要以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把握全會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作出的重要部署,結合實施科技“突圍”工程,推深做實各項改革任務,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服務能力。要聚焦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圍”需求,統籌建立有組織的科研活動機制和持續穩定的資金投入機制。實行“平臺+項目”集成式引進技術、人才,促進成果資源和產業有效銜接,探索形成需求導向性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次培育機制,提升企業研發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充分用好“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錫林郭勒分平臺,健全創新需求、要素、轉化相貫通機制,為推進全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