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4》回歸,走出一位內蒙古科學家
發布時間:2025-02-14 22:00 來源:奔騰融媒
“四方食事 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時隔七年
央視重磅美食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推出了第四季
再次帶我們領略
中國美食文化的魅力
《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
由七集組成
《絕活》《煙火》《煥發》《天作》
《風物》《洞天》《華流》
杭州司機師傅對“西湖醋魚”的沉默回應
老伯飛鉤“蕩蟹”的絕技
都令人印象深刻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第六集《洞天》中
出現了一位與美食“八竿子打不著”的人
他不是廚師 也不是非遺手藝人
而是一名來自內蒙古的科學家
——張和平
他出現的地方也讓人出乎意料
不是實驗室 不是教學樓
而是一年一度的草原盛會
——那達慕
游牧民族的傳統手藝與
科學將在這里相遇
人流如潮,馬兒嘶鳴,牛羊歡唱,那達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盛會。現場賽馬、摔跤、射箭......令人熱血沸騰。同時,那達慕也是最大規模的牧民集市。
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白馬之鄉,圖雅夫妻倆正在制作“草原御飲”——酸馬奶。
酸馬奶是北方游牧民族傳統的奶制品之一,同時也是錫林郭勒蒙餐八絕之一,作為高級營養品和醫療保健飲料,深受人們喜愛。而每年七八月份是蒙古馬產奶的季節,也是釀制酸馬奶的季節。
制作它的技藝叫做蒙古策格釀制技藝,想要酸馬奶好喝,就要劃“正”字,每劃一道100下,一天就要搗幾千次,搗得次數越多越好喝。
新鮮的酸馬奶喝上一口,酸爽之余,會有氣泡水般清冽的口感。一兩度的低酒精含量會帶來微醺的愉悅。
酸馬奶制作好后,圖雅夫妻就帶著精心制成的酸馬奶出發,奔赴那達慕盛會。
與此同時
一群特殊的客人也來到了這里
他們就是
來自內蒙古農業大學的
食品科學家張和平和他的團隊
他們是來參加酸馬奶挑戰賽的?
他們是專門來搜集酸奶中的益生菌
在蒙古包里
張和平團隊開啟了
微觀世界的“烹飪”
張和平說:“以前酸奶里面用菌,幾乎百分百是用到國外的菌種。但我覺得中國人,腸道的菌群和國外是有區別的。”
他們從草原獲取6200多份樣本,最終萬里挑一培育出我國第一株全面破解基因密碼的益生菌“干酪乳桿菌Zhang”,如今在許多酸奶制品中都有它的身影。
顯微鏡下,一顆顆菌落冒頭,宛若宇宙間純白的行星
而這僅僅是張和平團隊尋“菌”之路的一次經歷。30多年來,他們堅持不懈,行程百公里到偏遠牧區采集酸奶,走泥濘山路、住漏風窯洞采樣。
如今,張和平團隊建成了全球最大乳酸菌種質資源庫和基因組數據庫,保藏51286株乳酸菌。2024年,他們不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團隊的5株乳酸菌還賣出2000萬,創造了內蒙古高校單項科研成果轉化金額最高紀錄。
廚房里傳統與科學相遇,賦予古老食材嶄新的生命。
《舌尖4》中
科學家張和平團隊的故事
讓我們看到酸奶制作
從經驗傳承到科學實踐的升級
真正的文化傳承
不是博物館里的標本陳列
而是在當下的創造性轉化
就像張和平團隊用科學賦予了
傳統美食新的生命
美食是故事的形
而美食背后的人才是故事的魂
不少網友表示
“從《舌尖4》看到了中國的美食文化有廟堂之高,更有江湖之遠、煙火人間。”
《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
還有哪些故事感動了你
我們評論區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