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探路” 破解糧草爭地
發布時間:2024-09-04 22:36 來源:內蒙古日報
紫花苜蓿作為世界著名優良牧草,也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豆科牧草,由于其具有蛋白質豐富、能改良土壤和經濟價值高等優點,從而享有“牧草之王”的美譽。但長期以來,我國國產苜蓿品種少、種子產量低、質量不穩定,成為制約苜蓿產業發展的難點問題。
當前,我國、內蒙古的農牧業專家們針對我國北方部分地區優質苜蓿產品缺乏、基本農田種植受限等問題,深耕大地開展科研工作。
找到“好伙伴”??資源不浪費
初秋,連續的陰雨天過后,趁著天氣晴朗,記者來到位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臺閣牧村的正時生態農業第八農場,看到紫花苜蓿達半人之高,喜獲豐收。
看著地里生長的苜蓿和青貯玉米,記者疑惑,苜蓿和玉米套種,那高大的玉米豈不是把苜蓿的光全遮住了?苜蓿如何生長?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烏蘭察布綜合試驗站站長殷國梅笑著告訴記者:“我們就是讓玉米帶充分利用植物邊際生長效應獲得最大產量?!彪S著殷國梅的講解,記者了解到,原來這一切的嘗試,都是為了解決苜蓿生產中令人頭疼的問題——苜蓿生產如何克服雨季收獲給苜蓿干草生產帶來損失的影響。
由于夏季經常下雨,高溫高濕會導致苜蓿產生“夏眠”現象,且病蟲害危害嚴重,產量和品質大幅降低,影響了苜蓿干草品質。而青貯玉米作為C4植物,則可以和苜蓿實現生長習性上的互補。
“你看,一畝地,5000多株玉米,苜蓿不會因為密集的玉米種植,受到影響?!眱让晒耪龝r生態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馬宏偉站在地里,高興地拉起一株苜蓿說,這已經是今年的第3茬苜蓿了,有1米多高。
以前,內蒙古正時生態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種植苜蓿,制作成干草,至少要晾曬5天以上,而且每年的7、8月份,也就是第二茬、第三茬苜蓿收獲時,恰逢雨熱同期,倒逼公司調整工藝,從而裹包苜蓿應運而生。但是,裹包苜蓿在切割前要保證其水分達到55%左右,也需要晾曬半天以上,若遇到晾曬不到位的情況,容易使苜蓿產生霉變。
如今,得益于產學研成果的應用,內蒙古正時生態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更改了作業模式,應用雜草防除、病蟲害防控、苜蓿田間直收機械化作業、鮮苜蓿+秸稈混合青貯等新技術,實現了苜蓿的瞬間收獲、粉碎、加工,讓牛、羊等家畜吃上了低成本、高品質的新鮮苜蓿,為內蒙古畜牧業發展貢獻了力量。
這便是入選2021年農業農村部十大重大引領性技術之一的“苜蓿套種青貯玉米高產高效生產技術”在內蒙古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
在苜蓿玉米間作高效生產技術現場觀摩會上,農牧業專家學者、科研工作人員詳細講解了該項目各個環節關鍵技術與管理。
這一技術模式,苜蓿和玉米可根據各自的生長規律分別進行田間管理和收獲,玉米可通過密植方式彌補占地面積減少損失的產量,并可根據需求收獲青貯或籽粒。為減少機械對田間的碾壓,創新性的提出苜蓿直收并與秸稈混合青貯方案,同時苜蓿與玉米均采用水肥一體化實現肥料精準供給。
給苜蓿找“伙伴”,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科研團隊用了5年的時間。如何更高效的利用土地,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科研團隊用了4年的時間。
“紫花苜蓿是喜陽作物,若玉米種植密度過高,在套作中后期,高大旺盛的玉米長時間對苜蓿進行遮陰,可能會造成部分苜蓿死亡,對苜蓿秋季生產和苜蓿生長的持續性造成嚴重影響。而玉米種植密度過低也會造成玉米產量低,經濟效益差。經過研究,最終確定青貯玉米或糧飼兼用玉米套作系統的生產力表現最好,苜蓿和玉米的綜合產量最高,并且對苜蓿第二年春季的再生和產量都沒有影響?!眹夷敛莓a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英俊介紹。
此外,張英俊團隊對苜蓿和青貯玉米混合收獲后的青貯飼料品質進行了評價,發現在制作的混合青貯中,一方面提高了混合青貯飼料的粗蛋白、可溶性糖以及乳酸含量,極大地提高了青貯的品質,同時也有效提高了秸稈利用效率,為我國秸稈高效利用拓寬了市場。
“落實國家大食物觀,出路在節糧和增草。”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辛國昌對苜蓿套種青貯玉米高產高效生產技術充滿期待。
“依托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結合內蒙古地區的自然條件和農業生產實際,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和試驗工作,形成了一套適合本地區特點的苜蓿套種玉米種植技術規程,為全國牧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對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眱让晒抛灾螀^農牧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孫海洲說。
在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50畝苜蓿套種玉米現場,殷國梅介紹:“苜蓿套種甜玉米苜蓿產量三茬總計收獲1440kg/畝,較苜蓿單播產量提高136kg/畝,同時收獲甜玉米3000棒,按照1.1元/棒的價格計算,每畝可收入3300元,苜蓿價格按照2500元/噸計算,每畝可收入3600元;青貯玉米品種蒙青貯與中苜3號苜蓿套種,青貯玉米產量為3937.98kg/畝,苜蓿產量1203.5kg/畝,青貯玉米按照460元/噸的價格計算,每畝可收入1811.47元,苜蓿價格按照2500元/噸計算,每畝可收入3008.75元。”
苜蓿套種青貯玉米高產高效生產技術在內蒙古的推廣應用邁出了重要一步,為全國牧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培育新品種 荒地變綠洲
走進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所試驗田,一片片“牧草綠”已經取代了原先的“鹽堿白”,顯示出“巴農科1號”旺盛的生命力。
今年6月,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所培育的耐鹽堿紫花苜蓿新品種“巴農科1號”通過內蒙古自治區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進一步豐富了我區紫花苜蓿種質資源,為推動內蒙古鹽堿地改良提供了新的助力。
郝林鳳(中間)向內蒙古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專家介紹“巴農科1號”紫花苜蓿性狀特征。
“該品種株型直立、植株高大、再生性強、根系發達,耐鹽堿性突出,可在全鹽含量≤4.9g/kg,pH值≤8.9的鹽堿地正常生長。該品種平均干草產量15000kg/hm2,平均種子產量604.72kg/hm2,干草粗蛋白質含量24.6%、粗脂肪3.6%,適宜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輕中度鹽堿地種植?!卑蛷┠谞柺修r牧業科學研究所草業和草原研究中心研究員郝林鳳指著這片苜蓿地自豪地說。
科技的介入,提高了中輕度鹽堿地的利用率,為鹽堿地“以種適地”提供品種選擇?!鞍娃r科1號”是由郝林鳳團隊根據河套灌區自然資源和氣候特征,歷時15年培育而成的耐鹽堿、高產紫花苜蓿新品種。
2008年,郝林鳳帶領科研團隊開啟了紫花苜蓿新品種培育的漫長歷程。
萬事開頭難,育種團隊發現要在河套灌區培育紫花苜蓿新品種,面臨著一個重大問題:在耕地有限的條件下,苜蓿種在哪里?
“巴彥淖爾市鹽堿化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45%以上,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有限的好地要用來保證糧食生產,因此苜蓿種植存在‘糧草爭地’的矛盾。”郝林鳳和團隊成員們將目光投向了鹽堿地。
郝林風團隊在種植紫花苜蓿的鹽堿地上取土樣。
在鹽堿地上種植紫花苜蓿,不僅可以增加飼草產量,緩解蛋白飼料不足的矛盾;還可以達到提高鹽堿地利用率,降低鹽堿地改造成本的效果。但是,想要在環境惡劣的鹽堿地上培育苜蓿新品種,在當時還是一個難題。
團隊借助“院市科技合作”“科技興蒙”“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引進高產紫花苜蓿、高秋眠級紫花苜蓿等并配套高產栽培技術,分別在杭錦后旗、烏拉特中旗、磴口縣等示范推廣苜蓿高效種植技術5400畝,從一點一滴開始,一步一個腳印,通過鑒定、篩選和反復論證,終于迎來了曙光。郝林鳳回憶,從2008年開始,團隊成員常年奔波在杭錦后旗、臨河區、五原縣的鹽堿地里,收集經過多年鹽堿自然淘汰存活下來的紫花苜蓿單株材料133份,并從這些材料中篩選出69個優良單株分別收種。
“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2015年,團隊選出表現優良的新品系巴農科1號紫花苜蓿。2017年,巴農科1號紫花苜蓿表現穩定成為品系?!眻F隊成員、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琳說。
千辛萬苦過難關,新品種選育終成功。2020年,團隊發布地方準《苜蓿設施育苗與鹽堿地移栽技術規程》;2021年起,團隊以敖漢苜蓿和中苜3號紫花苜蓿為對照,在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所新址、鄂爾多斯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達拉特旗試驗站和阿拉善盟林業草原和種苗工作站左旗試驗站3個不同區域進行區域和生產試驗,證明了巴農科1號紫花苜蓿的優良特性。
種下“牧草綠”,治愈“鹽堿白”。大力推廣“巴農科1號”新品種,成為巴彥淖爾市“以種適地”鹽堿地利用的新思路。郝林鳳對耐鹽堿紫花苜蓿新品種的推廣工作充滿信心,她表示:“接下來,團隊將加強‘巴農科1號’的成果登記、轉化、種子擴繁工作,并進行國家品種的申請,促進苜蓿生產以及飼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展望未來,內蒙古將與全國各地一同探索更多適應新時代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新模式,為推動我國農牧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貢獻力量。
評論
用科技活力守住“大國糧倉”
農牧業現代化,關鍵是農牧業科技現代化。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持續增長,對糧食和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土地資源有限,生態環境壓力巨大,如何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實現農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擺在農牧業專家面前的一大挑戰。
近年來,中共中央、國務院、農業農村部等高度重視農牧業可持續發展,在新的耕地政策與國家糧食安全背景下,飼草產業在“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糧改飼”等政策的推動下,充分利用農牧業資源,加快產學研合作,推動企業、高校、研究機構與農村合作社等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圍繞農牧業產業的需求和技術瓶頸,構建農牧業科技產學研一體化平臺,設立產學研合作項目,鼓勵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的聯合科研,縮短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的轉化周期,促進理論研究與產業應用的緊密結合,產出一批農牧業科技領域原創性成果,苜蓿和玉米套種技術,便是其中之一。
以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這一技術在內蒙古的推廣應用邁出了重要一步,形成了一套適合內蒙古特點的苜蓿套種玉米種植技術規程,為全國牧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如何通過科技力量助推內蒙古農牧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新形勢下,我們要牢牢抓住新一輪生產要素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生產要素迅猛發展所帶來的契機,抓住市場規模巨大、應用場景龐大、產業體系完備、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機遇,以技術創新為“核心要素”,充分發揮其在鄉村振興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先導作用”,以技術創新帶動產業創新,集成技術創新資源,完善技術創新系統,優化生產力配置。要增強農牧業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充分利用市場需求,發揮整合創新、組織平臺的優勢,推動企業自主創新、開放式創新、集成創新一體化發展;要培育壯大科技領軍農牧業企業,構建企業領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聯合體與科技成果轉化系統,圍繞我區特色產業與高等院校開展戰略合作,形成精準的對接體系,保證科技成果順利落地轉化,為農牧區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守住“大國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