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借“蒙科聚”東風? ?迎浙大科技成果
發布時間:2024-07-29 09:13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呼和浩特市科技局
“內蒙古憑借其豐富的資源稟賦和明確的戰略定位,成功培育并壯大了一批具有顯著成長潛力和強勁發展后勁的產業。我們緊密圍繞呼和浩特市的主導產業,經過前期的深入走訪與細致調研,精心挑選了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這三大領域的最新前沿科技成果,并在‘蒙科聚’創新平臺上進行發布。”浙江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呼和浩特分中心的宋睿表示,我們對此次成果發布會充滿期待,希望通過這一平臺,能夠有效連接浙江大學的科技創新資源優勢與內蒙古豐富的應用場景、堅實的產業基礎和廣闊的市場優勢,打通產學研各方的合作通道,共同彌補并強化創新鏈中的薄弱環節。
7月25日,由自治區科技廳指導,內蒙古科技創新發展中心、浙江大學工業技術轉化研究院、呼和浩特市科學技術局主辦的2024年度“蒙科聚”第30期專題發布會暨“蒙科聚 強首府”“智匯青城”浙江大學科技成果發布會在呼和浩特科創中心成功舉辦。
在發布會上,來自浙江大學的呂福在、曹衍龍、曹彥鵬等13位教授與研究員,緊密結合自治區及我市的應用場景和產業優勢,借助“蒙科聚”平臺,權威發布了“高速鐵路道岔鋼軌結構健康監測系統”、“藍光激光制造技術及其在高效換熱器產業的應用”、“視覺檢測技術及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智能CAM技術與工業軟件”、“標準振動臺技術及其在振動計量中的應用”、“生物3D打印:從基礎研究到產業轉化”、“AI視覺檢測與機器人原位修復”、“陣列超聲成像檢測理論、技術及其應用”、“光熱輻射調控微納米超表面”、“軟物質材料:從材料設計到生物醫學和軟體機器人應用”、“面向智能生物醫學工程的分子制造”、“機械裝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以及“柔性觸覺感知與微制造技術”。這些技術成果的發布,對于推動生產力結構功能和效率的變革,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為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創造新的機遇。
“向科技創新要‘新質生產力’,必須重視和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市科技局四級調研員劉博表示,“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在自治區科技政策服務中扮演著重要窗口的角色,它不僅是集聚科技創新資源的關鍵抓手,更是激勵創新主體的重要引擎。該平臺通過構建一個科技要素先聚合再聚變的創新生態,加快科技成果從“襁褓”走向市場,力求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性進展。希望通過此次發布會,進一步加強我市與浙江大學的互動交流,共同為呼和浩特建設區域創新中心貢獻力量。
下一步,市科技局將緊密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及總書記重要指示,以自治區黨委全會和政府工作報告為指引,深入推動“蒙科聚”平臺建設,實現同頻共振。全力實施科技“突圍”工程,結合科技成果與產業發展,提升發展質量。強化平臺聚合作用,完善五大功能。加大支持力度,實行積分制政策。完善成果發布機制,推動成果轉化。加大品牌宣傳,吸引更多創新主體,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