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揚創新啟新航 挺膺沖刺拓新篇——自治區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引發科技廳系統熱烈反響
發布時間:2024-12-27 22:00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辦公室 綜合保障中心
剛剛閉幕的自治區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深刻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系統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在自治區科技廳系統干部職工中引發熱烈反響。廣大干部職工表示,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實打實干,以實際行動把自治區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推進科技“突圍”工程,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事業蓬勃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自治區科技廳人事處處長王斯琴
深入實施科技“突圍”工程和“英才興蒙”工程,結合“五大任務”,緊抓人才“關鍵變量”做優人才“蓄水池”,完善人才梯次培養架構,厚植創新人才根基,采取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培育措施,探索建立頂尖人才定向需求清單和“一人一策”培養機制,全力做好院士增選的支持推薦和服務保障工作。完善青年創新人才發現、選拔、培養機制,建立博士科研項目“直通車”制度,增設自治區優秀青年基金項目,加大自然基金對青年科研人才的支持力度,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青年人才交流通道,全方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成長為新質生產力的引領者、推動者、見證者,助力科技“突圍”。
自治區科技廳規劃與重大任務處處長池波
科技“突圍”工程實施以來,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帶動各盟市因地制宜積極布局“突圍”項目,全區科技創新氛圍空前高漲。下一步,不斷完善科技創新多點“突圍”攻堅機制,加強未來產業謀劃,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生物技術、大科學裝置等“突圍”點位,完善儲能點位布局,培育新質生產力。緊扣落實五大任務,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戰略規劃、政策措施、重大項目、創新平臺、區域創新等方面統籌。緊抓“十五五”規劃編制窗口期,組織前瞻性技術預測,依托科技咨詢委專家、中國工程院內蒙古戰略研究院專家、自治區北辰智庫專家等力量,開展“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強化高質量科技供給,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自治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推動力。
自治區科技廳科技資源統籌處處長王宇昕
全面落實全會精神,圍繞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聚焦重大任務、重點領域和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堅持“以需求定任務,以任務配資源”,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優化科研經費和科技項目投向。適應現階段科技體制改革要求,構建更加聚焦科技創新資源配置、符合科技創新規律、提升科技創新效能、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科技計劃體系。逐步擴大科研人員的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科研經費管理使用的自主權,更好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暢通融資渠道,提升科技型企業融資覆蓋面、可得性、便利度。
自治區科技廳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處處長徐斌
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健全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實施企業科技特派員行動,進一步提升服務規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質效,落實鼓勵企業創新的各項科技政策。完善企業家參與制定科技創新政策機制,鼓勵企業承擔科技創新任務,在優勢民營企業布局建設一批科技創新平臺。支持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展政策先行先試改革,引導有條件的工業園區向高新區轉型,以創新為引領,激發企業活力、激發產業活力、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自治區科技廳創新平臺建設處處長齊鳴
聚焦國家、自治區戰略需求,緊扣落實五大任務,圍繞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創新平臺,支持重點領域和重點產業鏈組建技術創新中心,前沿布局內蒙古實驗室、自治區重點實驗室,持續做強“地方隊”。持續支持乳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白云鄂博、特種車輛全國重點實驗室能力提升,加快爭取草業技術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平臺落地,不斷壯大“國家隊”。加快匯聚優勢科研力量,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激發創新活力,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自治區科技廳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處處長金龍
堅決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加快打造“蒙科聚”平臺“2.0”版,提升平臺市場化服務水平,完善從科技研發、中試孵化、成果轉化到市場推廣的全鏈條服務。進一步推進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合作,開展科技成果發布系列活動,促進科技成果供需對接,提升“蒙科聚”品牌效應。啟動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改革試點,不斷擴大先使用后付費應用范圍,進一步拓展賦權改革、優化成果評價體系,持續激發科研人員和企業參與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自治區科技廳外國專家局(科技合作處)局長(處長)佟永興
全會提出,實施區域合作深化行動。緊扣全力辦好“兩件大事”,堅持開放合作創新理念,全面落實京蒙協作“科技創新倍增計劃”,持續深化京蒙科技合作,精準對接創新資源、創新成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強化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東三省等地區的創新合作,通過共享資源、共建平臺、聯合攻關、成果轉化、人才交流等務實舉措,不斷提升區域創新能力。持續拓展國際科技合作“朋友圈”,深化與“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的國際科技交流合作,鼓勵各類創新主體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范建設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等創新平臺載體,集聚更廣泛的創新資源,引領內蒙古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