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建設看創新 | “揭榜掛帥”項目開啟毛烏素沙地系統治理新征程打造“三北”工程 科技示范“樣板間”
發布時間:2024-07-02 22:43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農牧業與社會發展科技處
毛烏素沙地全境位于三大標志性戰役之一的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區,近年來,毛烏素沙地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防沙治沙形勢依然嚴峻,如沙地水資源承載力不清、空間布局不合理、林草植被退化、裸露沙地猶存、修復技術單一尚不系統等問題依然存在。
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實現沙區的可持續發展,自治區科技廳以“揭榜掛帥”方式啟動防沙治沙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為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恢復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團隊研究成果
樟子松疏林+林下草本植被自然恢復“補丁式” 建植模式效果
其中,由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揭榜的“毛烏素沙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集成技術示范”項目,聯合了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單位,開展“產學研”深度融合、國家級-自治區級-地方級科研力量跨專業跨部門協同創新。
項目針對毛烏素沙地植被一水關系不清、林-草-田-沙等布局不合理、修復技術單一、植被退化和沙丘活化等綜合治理的突出問題,以水資源承載力為基礎,重點圍繞多尺度植被-水資源耦合承載力與生態安全閾值研究、多尺度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空間格局優化調控技術、退化固沙植被質量提升技術研究與應用、沙化土地近自然修復技術研究與應用、生態恢復效益和生態系統服務評估及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模式構建與示范等內容進行科研攻關,形成“治理-恢復-優化-穩定-利用”的系統治沙技術體系,并進行示范應用。
團隊研究成果
沙化土地生態修復技術前后對比
項目負責人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長張雷介紹,揭榜單位擁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沙地生物資源保護與培育重點實驗室”、毛烏素沙地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中心等科研平臺,以及內蒙古草原英才團隊——“流動沙地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創新人才團隊”,構建的“退化沙地微生物-土壤-結皮-植物協同修復關鍵技術體系”重大科研成果為項目的高質量實施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礎和技術保障。
通過項目實施,將提出區域優化方案;研發人工林林分結構優化調控技術3-5項,固沙技術2-3項;構建沙地生態健康與生態系統服務評價技術指標體系各1套;提出毛烏素沙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技術模式,并建立示范區,總面積不低于3000畝;植物群落穩定性提升10%以上;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有效改善黃河“幾字彎”內蒙古段區域生態環境,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與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