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 內蒙古2項成果榜上有名!
發布時間:2024-06-24 20:24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處
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等頒獎并發表重要講話。
當天揭曉的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中,內蒙古提名的2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分別是由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張和平主持完成的“優良乳酸菌種質資源挖掘與產業化關鍵技術創制及應用”項目和由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路戰遠主持完成的“北方農牧交錯區風蝕退化農田地力培育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
張和平主持的“優良乳酸菌種質資源挖掘與產業化關鍵技術創制及應用”項目,歷經30余年研究,建成全球最大乳酸菌種質資源庫和基因組數據庫,保藏乳酸菌51286株。發明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高通量精準篩選技術,篩選出優良特性乳酸菌104株,實現了我國乳酸菌菌種的自有化。攻克了乳酸菌代謝流調控培養和細胞損傷靶向保護工程技術,創建了國內最大的原料菌粉生產基地,催生了中國乳酸菌產業第一股(SZ300858)。創制了菌株高效互作和精準配伍關鍵技術,實現了乳酸菌在制劑制造、乳品加工和奶牛養殖的創新應用。近3年重點應用的企業產生效益175.42億元,打破了國外菌株、技術和產品壟斷,扭轉了我國乳酸菌長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路戰遠主持的“北方農牧交錯區風蝕退化農田地力培育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針對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區農田風蝕退化和產能下降等重大科學問題,揭示了農田土壤風蝕作用退化機理,突破多方式阻風控蝕關鍵技術,實現了農田地力止損的新突破;創建多路徑地力定向培育關鍵技術和輪耕沃土新制度,破解了風蝕退化農田“用、養”失衡的難題;集成創建了不同等級退化農田地力培育與產能提升技術模式。成果累計推廣2億多畝,增產糧食200多億斤,增收節支230多億元,為推動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區退化農田治理和地力培育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同時,由我區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參與的“豬用重組口蹄疫0型、A型二價滅活疫苗的創制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內蒙古塞飛亞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肉鴨高效育種技術創建與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