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蒙古馬種質資源?芒來教授團隊研究取得新進展
發布時間:2024-06-06 23:38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基礎研究與科研條件處
近日,內蒙古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馬屬動物研究中心芒來教授團隊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頂級國際期刊《Conservation Letters》發表了“Genomic conservation of Mongolian horses promoted by preserv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Naadam in Mongolia”研究論文,論文第一作者為馬屬動物研究中心博士后陶克濤。
該論文對那達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下的蒙古國那達慕賽馬,以及來自中國、俄羅斯、韓國等國家不同地理文化背景下的21個不同地方家馬品種,共計248匹家馬的DNA樣品進行群體基因組學研究,深入探討那達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如何促進蒙古馬遺傳資源的保護,并強調地方家馬品種傳統價值在遺傳資源保護中的重要性。
研究結果表明,家馬地方品種的雜交繁育與地區賽馬傳統密切相關。賽馬傳統濃厚且雜交監管不足的地區顯示出較高水平的外來品種遺傳滲入,正如我國內蒙古和新疆地區的種群。然而,在蒙古國,盡管賽馬傳統濃厚,但在保護蒙古馬經濟與文化價值的政策下,有效地減少了此類基因滲入。
談到如何保護蒙古馬種質資源,陶克濤博士認為,它的核心問題就是保護和開發蒙古馬的傳統價值。雖然我區馬產業處于轉型期,農牧業機械化和現代化的普及逐步代替蒙古馬的役用價值,但蒙古馬的傳統文化價值依然保留著,應結合國家家馬遺傳資源保護政策與戰略,通過保護蒙古馬在傳統那達慕賽馬比賽中的價值,促進蒙古馬遺傳資源的保護工作。
他還提到,目前我區那達慕賽馬的管理不夠完善,雜種馬的盛行正在削弱蒙古馬的傳統文化價值,也削弱了牧民飼養純種蒙古馬的積極性,這對蒙古馬種質資源保護帶來了極大威脅。今后的研究將側重于如何規范化管理傳統那達慕賽馬活動,從而保護蒙古馬的傳統價值以及純種特征和遺傳多樣性。
為了促進我國從種質資源大國向種質資源強國轉變,《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將種質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列為優先行動之一。2006年,蒙古馬被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成為首批138個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之一。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大力發展馬產業,打造馬文化并弘揚“蒙古馬精神”,使蒙古馬成為內蒙古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如何保護蒙古馬種質資源,促進內蒙古馬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馬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芒來教授團隊此項研究對于蒙古馬種質資源的保護以及內蒙古重點打造以我國草原馬品種為主的特色馬產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從而確保地方家馬品種在農牧業中得以長期保護和發展。該研究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作維持和保護地方家馬品種經濟和文化價值的紐帶,為保護地方家馬品種的遺傳資源并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了成功案例和啟示,揭示傳統馬文化在遺傳資源保護中的關鍵作用,為保護蒙古馬種質資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鑒,同時對推進內蒙古挖掘和弘揚“蒙古馬精神”及相關文化活動,大力發展特色馬產業,促進地方經濟增長,推動國家種質資源保護戰略具有重要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