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科學家精神 講述科學家故事 | 路戰遠:扎根北疆 科技報國
發布時間:2024-06-04 23:00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政策法規處
今年科技活動周的主題是“弘揚科學家精神 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創新內蒙古將推出“弘揚科學家精神 講述科學家故事”系列報道,展現我區杰出科學家愛國為民的卓越品質,在實現科學夢想道路上不畏艱難、無私奉獻的心路歷程,講述他們為科學技術進步、人民生活改善、高質量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科研故事,汲取他們的精神力量,激勵我們在各自的領域中不斷前行,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今天讓我們走近執著于耕地保護與利用的科學先鋒者路戰遠——
“從事耕地保護與利用,是我不懈的追求。”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路戰遠如是說。
像路戰遠一樣,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前進的動力。
39載初心不變? 科技守護北疆糧倉
參加工作39年,路戰遠將自己與北疆遼闊的土地緊緊相連,把青春奉獻給了這片土地。他長期致力于耕地保護與利用研究,創建了農牧交錯區農田地力培育和產能協同提升技術體系,為內蒙古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和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北方農牧交錯區橫跨內蒙古、甘肅、吉林等 9 個省區,耕地面積占全國 20%以上,是我國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和生態安全屏障,其中超過70%的區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然而,由于該區域降水稀缺且多風,導致土壤風蝕沙化現象嚴重,退化農田占68%以上,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
如何延緩和抑制農田土壤沙化退化,提升耕地質量與產能,既是國家重大需求,也是科學難題。在脆弱的生態環境和多變的自然條件下,探尋一條實現耕地保護、生產增效和農民增收協同發展的新路子,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農田質量提升與生態保護是公益性事業,我想去試試,一旦有所突破,受益的是農牧民。”明知困難重重,路戰遠卻義無反顧。他堅守農業科技創新,用39年的時光,書寫著對農業科學的執著與熱愛,將一位科學家的精神,演繹得淋漓盡致。
創新模式? 保障北疆糧食和生態“雙安全”?
長達20多年的時間里,平均每年有100多天奮戰在一線,深入農村牧區進行調查研究,在每一個環節上都傾盡心力。而就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他在破解農田風蝕防治、地力定向培育和作物增產增效三大難題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
“必須結合區域條件和特點,研發出便于操作的技術體系,對耕地資源進行保護,更為生態環境構建起堅實牢固的防線。”路戰遠率先以破解保護性耕作在農牧交錯區發展的適應性難題為突破口,探尋讓土地得到“休養”的同時,又減輕人們勞作的耕地保護新方式。?
揭示農牧交錯區農田風蝕形成機理、創新覆蓋免耕防蝕保墑理論、創建“茬-稈復合覆蓋”固土減蝕關鍵技術、突破惡性雜草防除關鍵技術、研發配套免耕裝備……
路戰遠和團隊最終研究出了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春播不翻土、秋收后秸稈留田”新技術,解決了我國北方耕地保護的多個關鍵難題。“采用秸稈覆蓋,不翻地或少翻地的方式,能夠很好地保護土壤結構,提高水分保持能力,大幅度減少農田風蝕。”路戰遠解釋道。
在有效防治農田風蝕同時,路戰遠又把目標瞄準了快速提升地力方面。他帶領團隊研究確立了優化耕層和均衡養分的最優途徑,創建了以秸稈還田和免少耕為主體、少免交替定期深松淺翻的輪耕沃土新制度,創新了退化農田多路徑有機質定向提升技術和“調氮磷增鉀配微”養分調控關鍵技術,破解了風蝕退化農田“用、養”失衡的難題。
根據農田風蝕退化等級和生產特點,按照差異化保護利用的方案,集成創建了典型生態區風蝕退化農田“保-養-用”綜合技術模式。成果應用減少農田風蝕50%以上,3~5年地力提升0.5個等級以上,作物增產9%~23%。
一連串的創新成果和數據,勾勒出路戰遠在耕地保護與利用之路上不懈努力和嶄新突破。成果授權國際國內專利117件,核心內容入選農業農村部和省區主推技術29項、編制標準55項,在“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等重大工程中大面積應用,累計推廣2億畝以上,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為我國糧食安全和北方生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路戰遠主持和參加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內蒙古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1項、省部級科技特等獎1項和一等獎6項,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中華農業英才獎、首屆神農領軍英才、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
堅守初心? 踐行科技工作者使命擔當
“每年有100多天基本都在田間地頭開展實地實驗,回來肯定就是繼續在實驗室。”路戰遠笑著說道,這也正是他多年來工作狀態的真實寫照。他帶領團隊一直堅定地奮戰在農業科研、生產和技術服務的第一線,還制定了科研成果獎勵機制,鼓勵學生們投身科研,產出更多高質量成果,已累計提供資金超過200萬元。
路戰遠擔任農業農村部大豆全程機械化指導組和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等6個部省級專家組專家,牽頭創立農業農村部黑土地保護重點實驗室、國家農業環境四子王實驗站、國家土壤質量武川觀測實驗站和“內蒙古自治區退化農田生態修復與污染治理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創建中澳、中美、中加、中俄等4個聯合實驗室。
路戰遠領銜團隊獲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創新團隊、中華農業科技獎優秀創新團隊等榮譽稱號6項,帶領團隊培養國家人才計劃人選、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內蒙古草原英才等人才21人次和碩博研究生80余人,為我國耕地保育人才隊伍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團隊科技貢獻得到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高度認可,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評價認為“成果技術成熟,風蝕減少50%以上,耕地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被農業行業標準采用,為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作出了重大貢獻”;基于長期研究成果的“農田風蝕防控”和“保護性耕作”等相關內容,被《內蒙古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促進條例》《內蒙古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促進條例》兩部地方法規采納,率先在省級層面把農田風蝕防治納入法治化軌道予以規范實施;“冬季免耕留茬制度”被《國務院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采納,為治理北方農田風蝕和提升耕地質量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
胸懷祖國、矢志創新。路戰遠和團隊在耕地保護與利用方面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今,他們正繼續圍繞內蒙古不同區域耕地的差異化保護與利用,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開展耕地質量提升和農田生態建設的關鍵理論與技術研究,全力破解卡脖子難題,為耕地保護與利用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同時,圍繞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和生態安全屏障建設要求,將研究開發的新產品、新技術進行有效集成和工程化應用,促進耕地質量改善和產能有效提升,為實現農田生態保護、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協調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