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向“新”而行的力量 | 揭榜掛帥大顯身手 “液態陽光”技術變“碳”為寶!
發布時間:2024-05-11 22:57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處
液態陽光,你聽說過嗎?
它實際上是一種借助太陽能作為動力源,以水和二氧化碳為原材料,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甲醇,以替代化石能源,實現綠色、可持續的循環發展模式。
近日,由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牽頭實施的自治區“雙碳”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的“揭榜掛帥”項目——“二氧化碳加綠氫制甲醇技術開發與示范”取得階段性進展。該項目通過采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系統集成技術進行8760小時生產模擬表明,能夠滿足綠氫用量、供氫穩定性、連續生產等要求,并優化得出風電裝機、光伏裝機、電解槽容量、儲氫容量等系統最優配置。??
“長期以來,我國對石油高度依賴,而液體燃料供應相對匱乏。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來制取綠氫,并使其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液態陽光甲醇,這不僅是達成‘雙碳’目標的高效途徑,更是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的關鍵舉措。”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包寶青介紹道,中煤鄂能化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士團隊合作,運用“液態陽光”技術工藝,順利達成太陽能、水和二氧化碳向液體燃料甲醇的成功轉化,同時有力地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二氧化碳的減排。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二次能源,其開發利用正在成為能源變革的重要方向。在制氫過程中,氫被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其中綠氫尤為特殊,它是由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制成,全程不產生二氧化碳。
甲醇作為一種理想化學儲氫分子,為解決氫氣儲存、運輸成本以及安全利用等問題提供可能性。針對風光發電制氫存在不穩定性、電解水槽電解效率較低、功率可調范圍受限、綠氫成本過高以及工業化推廣滯后等一系列問題,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科研院所和企業攜手合作,共同組建二氧化碳加綠氫制甲醇技術開發與示范創新聯合體,并開展大規模風光制氫技術聯合攻關。
目前,這一“揭榜掛帥”項目采用華北電力設計院研發的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系統集成技術,已成功獲取關鍵參數,并依據這些參數對項目設計方案進行深入優化。不僅如此,該項目充分體現了電力與化工行業的深度融合,同時也是中煤鄂能化公司與華北電力設計院、大連化物所密切合作的成果。他們共同研發了風光制氫合成甲醇一體化智慧管控技術,通過對風光發電、制儲氫、合成甲醇等獨立系統進行一體化協調控制,借助生產趨勢預測、智能決策、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成功地將不穩定風光資源轉化為穩定液態陽光甲醇生產,有力保障整個項目安全、穩定且高效地運行。另外,項目團隊還成功研發出催化劑成型技術,對循環工藝進行優化,為反應器設計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和實驗支撐。??
在包寶青看來,甲醇作為能源儲存與轉化關鍵樞紐,不僅能夠長期、穩定且安全地儲存可再生能源,而且還能夠有效解決可再生電力在供給側與市場端所面臨隨機變化的難題。
“‘液態陽光’這一技術可謂是‘一舉三得’。”包寶青說道,它能夠解決風電、光伏等間歇性能源的大規模儲能以及調峰問題,實現對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納,避免出現棄風、棄光的現象。同時,甲醇作為氫能載體,能夠解決氫能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安全及成本問題。而且,甲醇還能將二氧化碳進行資源化利用,攻克工業領域中剛性排放二氧化碳這一棘手難題。通過規模化生產液態陽光甲醇,不僅可以兼顧經濟發展,還能夠實現資源的變廢為寶,同時緩解我國液態燃料短缺困境。